首页资讯 › 资讯内容
资讯分类
    • 实践|威海市突出“四全原则” 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向精致化发展
    •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作者:|2022/8/30 15:45:00|浏览次数:195
    • 山东省威海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重要指示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突出“精致城市、精致治理”主题,创新完善“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群众满意度连续12年排名全省第一,工作经验在第二次全国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上发言交流,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突出全域统筹,强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

        从治理范围上讲,威海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全域全覆盖的,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将市域社会治理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谋划提升,形成了全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

        一是市级抓统筹。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性重大部署中,先后提出治理现代化等“五化”思路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争先等“十个争先”目标;今年市第十六次党代会又进一步提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在社会治理方面打造“中国之治”的“威海样板”。出台全国首部精致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和配套规划、指标体系以及《威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各项试点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县域全覆盖。威海全域发展相对均衡,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市后,就确立了市县同步推进的基本思路,突出抓好“三个一”:试点工作一个不落。所辖两区两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个省级开发区全部纳入试点范围,和市级一样健全领导机构、规范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经费超过10亿元,其中网格员薪酬约2.3亿元,将专职网格员全部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试点标准一条不少。在压实市直部门责任的同时,紧盯区市责任,每个区市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或细则,推动各项措施在基层落地生根。特色创建一步不差。坚持“市级有品牌、区市有特色、镇街有亮点”,先后在6个区市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场推进会,培育总结各层级经验做法150余个,被中央和省推广的网格管理“五色工作法”、诚信体系建设等30多个特色做法,都来自基层实践创新。

        三是城乡一体化。以提升镇村治理能力为重点,以城带乡、城乡融合,让城乡群众共享社会治理成果。全面改善乡村治理条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加大对乡村的资金、政策扶持,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清零,95%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农村通户道路硬化、改厕、饮水安全等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城乡同步治理,积极借鉴推广城市治理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乡村治理、乡村平安建设,比如将生活垃圾处理等经验用于乡村,实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突出全面融合,有效汇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资源要素

        从工作内容上讲,威海的市域社会治理是全方位的,保持了精准施治、特色鲜明的工作态势。通过政治(党建)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信治引导“六治融合”,不断丰富社会治理手段、拓展社会治理内容。

        一是党建引领促融合。积极创新党建引领思路举措,加强镇街党(工)委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落实赋予镇街职责任务清单和“五项权力”。完善“行政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架构,建立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居民、社区商户、社会组织、社工等参与的“五社联动”机制。加强开放共享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各行业系统制定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措施,推行“红色合伙人”模式,吸纳各类市场主体、社会力量,调动各领域党员积极性及资金、产品、专业服务等参与基层治理。

        二是系统集成促融合。通过优化整合“1+2+N”社会治理服务平台(“1”是12345政务服务热线,“2”是网格化服务、数字化城市两大管理平台,“N”是其他热线),做到“应接尽接、一号受理”,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按期办结率保持100%,群众满意率保持98%左右。通过平战结合的安保维稳指挥部运作机制,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安保任务,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通过在全省率先启动城市“统一地址库”建设,整合汇聚各部门基础数据5899万条,关联人、房、组织、企业商户等信息425万条,每所房屋都可以呈现详细地址及其所有人信息,为精准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诚信建设促融合。将诚信的激励约束作用广泛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创造了地级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连续15个月保持全国第一的纪录。一方面,联动规范个人日常行为。在全省率先推出“海贝分”信用评价体系,全市18周岁以上常住人口都有个人专属信用积分;“威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被评为全国标准化平台,累计归集信息2.5亿条;创建红色信用银行、信用超市、积分存折等各类应用场景2760处,真正让守信者获得实惠、让失信者自觉整改。另一方面,联动化解社会治理顽疾。以“信用+”激发治理效能,依法实行“一处失信、多处受限”,促进酒驾醉驾、乱贴广告、噪音扰民等问题治理;荣成市实行“早清多加分、晚清少加分、不清倒扣分”,7个月就拆除各类违规建筑11万处、110多万平方米。

      图片

      三、突出全员参与,协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共建共治

        从组织方式上讲,威海的市域社会治理是全员参与的,通过一系列紧密相连、衔接配套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各层级、各方面、各单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夯实了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的基层基础。

        一是放大网格员联系纽带作用。“建群”增互助。6000余名网格员通过“扫码入群”建立7890个网格居民微信群,每户至少1名成员加入,实现信息共享、互动互助、群防群治。“抱团”兴自治。在6078个城乡网格建立“自组织”“网格议事角”等自治载体和阵地3500余个,发展7.8万名退休党员、楼长、有特长居民、社会组织人员等,担任“自治带头人”“和事佬”“说事员”。“组队”强应急。适应疫情防控等需求,大力建设“超级网格”,对社区内居民和医护、IT、快递、律师、教师、志愿者等全面摸排,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人力资源库,根据核酸采样、居家服务、物资采购配送等不同需求进行编组,建立以网格员为联络员、以网格为应用单元的8大类6244个应急处置工作队。

        二是放大“吹哨报到”协调联动作用。贯通问题治理“联动哨”。依托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起纵向贯通市县镇村网格员五级、横向对接33个职能部门的网格化治理“吹哨报到”支撑体系,近三年累计闭环处置网格员巡查上报网格事项365万件,平台督办重点问题21.2万件。融合群众诉求“民心哨”。依托市县两级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对排查和受理的各类群众诉求,组织网格员全程参与到受理环节核实诉求、办理环节全程跟踪、评价环节核查成效;对跨部门、跨区市、跨层级的难点问题,建立承办单位1个工作日内响应核实、2个工作日内落实反馈、12个工作日内办结确认的“1212”工作机制。吹响助力网格“集结哨”。全面构建“平+急”状态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将全市4.2万余名楼长、单元长就地编为网格协管员,形成“社区—小区—楼栋—单元(楼层)—户”一贯到底、一呼即应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报到、网格入编、楼栋设岗、平战结合”的双报到工作,2.9万余名在职党员在居住小区、网格就地“入编”,储备了坚实的工作队、预备队。

        三是放大社会组织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专业力量广泛参与,全市培育发展2276个登记社会组织、6660个备案社区社会组织,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社会组织联合会全覆盖,平均每个城市和农村社区备案社会组织达到11个和6个以上。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建立与职能部门、高校、专家的合作机制,市消协与蚂蚁集团合作开发了全国首个预付式消费服务平台——“威海预付保”,消费行为完成后经消费者确认,当次消费金额从预付款中划转给商家,全市预付式消费纠纷下降64.5%。带动志愿者广泛参与,全市有志愿服务队伍13800多支,注册志愿者74万人、占总人口26%,85%以上覆盖到社会组织成员,策划推出2000多个深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建成“暖心食堂”886处,日均为3.4万高龄老人提供“集体供养式”就餐服务。

      四、突出全民共享,持续激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内生动力

        从实际效果上讲,威海的市域社会治理是全民共享的,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都能得到尊重和关怀,营造了充满生机活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活力和内生动力。

        一是破解民生难题让群众更有获得感。突出民生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来解民忧、增民利、保民安,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大治理”。针对城市建设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奏响化解城市“成长的烦恼”四部曲,有效解决不动产权证“办证难”、闲置项目及半拉子工程、低效用地和城市管理服务中不精致不文明群众不满意问题,其中已累计解决299个项目约15.98万套房屋的“办证难”问题,盘活221处闲置项目及半拉子工程。针对群众对物业管理不满意、物业纠纷多的问题,出台全国首部《红色物业建设规范》,全市住宅小区物业覆盖率达到100%,物业满意度从57%上升到90.5%,物业缴费率从68%上升到87.2%。针对群众反映的“停车难”问题,市“两办”在全省率先印发《关于错时开放机关事业单位院内停车场地的通知》,开放2批次、105处停车场、7213个车位,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二是创新矛调机制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创新推行“一案一策、一案一卷”“两见面、双签字”诉求化解模式,深入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等攻坚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到省访和进京访数量均为全省最少。创新探索法务区运行模式,在全省首创智慧谷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矛调中心,为中小型企业和群众挽回或保全经济损失1210余万元。创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模式,大力推动矛盾调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向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入驻、对接,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全流程链条,调解成功率达99.69%。创新诉裁调三位一体商事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建立酬和商事调解中心,聘请专家、企业家为调解员,2021年7月成功化解一起10余年的房地产纠纷,消除了涉众纠纷重大隐患;成立全省首个企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纠纷案件780件,涉案款项7.2亿元。

        三是筑牢平安底板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健全立体化智能化防控体系,织密陆路环威“查控网”、海上边境“防控网”、社会面治安“巡防网”,全市已建监控视频27.5万路、密度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19年以来全市刑事、治安案件稳中有降,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一直处于全省前列,近三年保持第一。打造“警务政务航空一体化”模式,成立全国首个正式列编的无人机警务航空大队,建立公共安全、乡村振兴、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等业务合成作战机制19项,先后完成空中监控保障任务2200余次,得到赵克志同志充分肯定,成为公安部全国警务保障联系点。做实做精网约房管理,走出了一条公安主导、平台监管、房东自律等多维安全监管的“威海路径”,95%的网约房纳入动态管理,有效破解了入住不登记、一证多住的难题,减少了各类纠纷和案件。


    • 责任编辑:zfw
    • 返回上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