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资讯内容
资讯分类
    • “居站分离”成就共建共治共享
    • 来源:长安环翠 |作者:|2021/7/21 10:12:00|浏览次数:199
    • 图片

      图片


      曾经,社区居委会承担了大量的行政性工作,“行政化”倾向愈发严重,不仅加重了工作负担,也使社区逐渐偏离了自治功能。2019年开始,鲸园街道在戚谷疃社区、古陌片区试行“居站分离”模式,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工作机制,逐步探索形成“党政主导、居民自治、中心服务、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图片
      图片


      今年,环翠区不断探索“居站分离”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自治、业委会参与、社区工作站服务、社会工作站补充的“两委两站”模式,打造“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共同体,并在全区推广。社区的行政和服务功能分离,大大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也解决了不少令居民头疼的大事小情。
      图片




      “小巷管家”解决群众忧心事



      图片


      在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东北村社区,一直有个困扰居民的大问题——“停车难”。不久前,社区成立了“小巷管家”业主志愿服务队,队员们通过挨家挨户收集居民意见,最终找到了“突破口”。
      图片
      图片


      王振明是“小巷管家”服务队的成员,他介绍说:“我们大概开了12次会,最终商讨决定,小区停车位没停满的情况下,可以让商铺的车进来停,停完以后缴纳少量的费用,社区再把这个费用补贴到小区的物业费里。”
      基层矛盾多、问题多,而社区工作人员数量少,难免捉襟见肘。针对这种治理困境,环翠区探索推行了“居站分离”改革,将社区的行政和服务功能分离,在社区“两委”的基础上,设立社会工作站和社区工作站,“小巷管家”则是社区居民自治组织。
      图片
      图片


      出台建立小巷管家队伍专项方案后,环翠区设立了全区统一的“诚信指数”,吸纳居民骨干担任社区兼职委员、网格协管员等,作为居委会的补充力量,有效破解了“干部干,群众看”的怪象,提高了居民参与积极性。目前,像王振明一样的小巷管家,全区共有8000余人。
      “通过‘居站分离’改革、小巷管家队伍建设,将更多资源和力量下沉,吸引更多居民参与,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共同解决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环翠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社工站”成为群众矛盾化解纽带



      图片


      除了建设“小巷管家”队伍,环翠区还扎实开展社会工作站建设,在规模较大的社区试点建立社会工作站38个,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社会机构服务,每个工作站聘请2-3名驻站社工,开展项目化服务,提升社区精细化服务水平,解决了居民间许多复杂矛盾。
      图片
      图片


      戚谷疃社区经过村居改造后,部分小区曾出现居民乱栽乱种的现象,居委会多次协调,始终不见起色,强制拆除又难免会引发新的矛盾。这时候,“社工站”就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居委会走访收集到了居民的需求,通过‘社工站’进行资源链接,用更多的社会资源进行共建。”戚谷疃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贺冬梅介绍,利用社会工作站,戚谷疃社区将一部分治理资金用于购买专业社工服务,通过与高等院校的设计队伍合作,把菜园子装在了“墙上”。
      “我们会派规划师跟园艺师一起进入社区,跟居民一起讨论,用立体空间的方式,推动‘墙上农场’项目,既满足了居民种植乐趣的需要,环境景观也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山东大学威海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郭剑雄介绍。
      图片
      图片


      目前,环翠区已打造社区服务项目301个,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成效,2020年以来,共协同化解各类社区问题4900余件。
      “‘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共同体不仅打通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而且充分调动了多方力量参与治理,实现基层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让群众感受到更多幸福感、获得感。”环翠区委副书记于晓东说。


    • 责任编辑:zfw
    • 返回上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