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翠区全面深化“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持续推进“1+5”社区治理共同体、信用融合等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打造社会治理环翠样板。【长安环翠】特开设“社会治理”专栏,聚焦社会治理创新做法和工作亮点,展现基层市域社会治理实践成果。今天刊发第十七期,《构建社会组织“党建+治理”生态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鲸园街道
党建引领 凝聚社区治理强大合力 一是党建引领,凝聚力量。以“党建引领发展,公益凝聚你我”为核心理念,采取单独建、入驻社会组织联合建的方式成立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培养党员4人,并通过社会组织和社区党员干部联动、党建载体互用等形式,把社会组织优势融入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带头示范作用,形成治理工作合力。 二是规范建设,有序推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将党的建设有关内容写入社会组织章程、社区治理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推动党员管理人员和党总支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保证在党的引领下,推动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区治理。 三是探索项目促进融合。探索“党建+项目”“党建+公益”“党建+诚信”等多元治理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主动投身公益志愿服务,目前鲸园街道入驻志愿服务类、文化服务类等多种类型社会组织26个,形成党建项目46个,使其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
党建引领 凝聚社区治理强大合力
一是党建引领,凝聚力量。以“党建引领发展,公益凝聚你我”为核心理念,采取单独建、入驻社会组织联合建的方式成立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培养党员4人,并通过社会组织和社区党员干部联动、党建载体互用等形式,把社会组织优势融入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带头示范作用,形成治理工作合力。
二是规范建设,有序推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将党的建设有关内容写入社会组织章程、社区治理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推动党员管理人员和党总支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保证在党的引领下,推动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区治理。
三是探索项目促进融合。探索“党建+项目”“党建+公益”“党建+诚信”等多元治理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主动投身公益志愿服务,目前鲸园街道入驻志愿服务类、文化服务类等多种类型社会组织26个,形成党建项目46个,使其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
专业优化 助推社区治理纵深发展 一是搭建孵化服务平台。研究制定《社会组织培育方案》《社会组织考核方案》,以能力建设、专业培训、服务跟进为抓手,搭建以街道为中心、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人才为依托、社区社会组织为动力、多元社区资源为支撑的公益生态系统。目前,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95个,为其常态化提供活动场地、发展指导等服务,引导其参与社区调解、诚信建设等服务910次。 二是持续开展公益创投。以假期调研、公益创投为契机,整理形成《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公益创投规范》,建立“需求发现、项目设计、绩效监管”一体化社会组织服务体系。目前,已开展公益创投910场次,联合高校力量、专业社工、社区居民代表等,开展调研30余次,调研家庭教育、诚信建设、社区融合等8大类需求,解决需求50余条,并制定“社区需求清单、社会组织服务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及时梳理居民需求和项目进展,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路径。 三是加强平战转换能力。建立社会组织平战转换机制,在疫情期间,社会组织依托微信公众号、虚拟网格等方式,挖掘教师、退役军人等各行业志愿者120余人,累计开展秩序维护、药品配送等服务1260余小时。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探索实施“1+8+N”应急响应体系,发布应急响应志愿小组“牵头人”招募令,引导建立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物资、医疗卫生、消防安全、交通、危险干预、弱势群体关怀、信息、志愿服务8个专项小组,及时回应社区在平时、急时的N项实时需求。当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牵头人”迅速做出回应;在平时,各志愿小组则是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满足居民多元需求,不断增强社区平急结合、应急响应内生力量,打通社区治理良性“微循环”。
专业优化 助推社区治理纵深发展
一是搭建孵化服务平台。研究制定《社会组织培育方案》《社会组织考核方案》,以能力建设、专业培训、服务跟进为抓手,搭建以街道为中心、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人才为依托、社区社会组织为动力、多元社区资源为支撑的公益生态系统。目前,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95个,为其常态化提供活动场地、发展指导等服务,引导其参与社区调解、诚信建设等服务910次。
二是持续开展公益创投。以假期调研、公益创投为契机,整理形成《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公益创投规范》,建立“需求发现、项目设计、绩效监管”一体化社会组织服务体系。目前,已开展公益创投910场次,联合高校力量、专业社工、社区居民代表等,开展调研30余次,调研家庭教育、诚信建设、社区融合等8大类需求,解决需求50余条,并制定“社区需求清单、社会组织服务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及时梳理居民需求和项目进展,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路径。
三是加强平战转换能力。建立社会组织平战转换机制,在疫情期间,社会组织依托微信公众号、虚拟网格等方式,挖掘教师、退役军人等各行业志愿者120余人,累计开展秩序维护、药品配送等服务1260余小时。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探索实施“1+8+N”应急响应体系,发布应急响应志愿小组“牵头人”招募令,引导建立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物资、医疗卫生、消防安全、交通、危险干预、弱势群体关怀、信息、志愿服务8个专项小组,及时回应社区在平时、急时的N项实时需求。当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牵头人”迅速做出回应;在平时,各志愿小组则是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满足居民多元需求,不断增强社区平急结合、应急响应内生力量,打通社区治理良性“微循环”。
项目带动 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一是培育社区项目,挖掘治理潜力。整合26家社会组织、企业等资源,依托优养为老服务队、信用调解队等195家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居民调解、诚信建设等为民服务项目50余个,开展暖心慰老、居民调解等活动100余场,以社会组织力量带动社区自治能力提升。 二是依托项目阵地,发挥治理优势。深度融合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和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依托社会治理创新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持续推进“社区赋能学院”“信易+”等品牌项目,面向儿童、青年、老年等群体,开展自然教育、科学实践等主题活动68次,服务1500余人次,不断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三是创新项目发展,提升治理活力。链接高校教师、专业社工等资源,运用社区、小组等专业方法,创新“老伙伴”计划、“扎根社区与民同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专业性治理项目,挖掘社区骨干为其赋能,逐步带动居民实现从“利己”到“利他”的转变,进一步促进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
项目带动 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一是培育社区项目,挖掘治理潜力。整合26家社会组织、企业等资源,依托优养为老服务队、信用调解队等195家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居民调解、诚信建设等为民服务项目50余个,开展暖心慰老、居民调解等活动100余场,以社会组织力量带动社区自治能力提升。
二是依托项目阵地,发挥治理优势。深度融合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和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依托社会治理创新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持续推进“社区赋能学院”“信易+”等品牌项目,面向儿童、青年、老年等群体,开展自然教育、科学实践等主题活动68次,服务1500余人次,不断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三是创新项目发展,提升治理活力。链接高校教师、专业社工等资源,运用社区、小组等专业方法,创新“老伙伴”计划、“扎根社区与民同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专业性治理项目,挖掘社区骨干为其赋能,逐步带动居民实现从“利己”到“利他”的转变,进一步促进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
鲸园街道将继续贯彻落实“1+8”制度文件精神,升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形式,创新公益创投形式、迭代公益伙伴计划,凝聚信用建设合力,通过科学策划、有力推进,继续培育出更多具有鲸园特色的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和专业化社会组织人才,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水平。
您打开的是外部链接,该网页内容并非由中共威海市环翠区委政法委员会提供,请注意甄别、确保上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