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翠区全面深化“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持续推进“1+5”社区治理共同体、信用融合等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打造社会治理环翠样板。【长安环翠】特开设“社会治理”专栏,聚焦社会治理创新做法和工作亮点,展现基层市域社会治理实践成果。今天刊发第十六期,《以社区诚信指数为抓手打通“五进”壁垒,推动“五进”融合》——嵩山街道 嵩山街道 以社区诚信指数为抓手打通“五进”壁垒 近年来,嵩山街道以“社区诚信指数”为抓手,深入推进诚信建设标准化、覆盖主体多元化、应用模式全景化,打通“五进”壁垒,推动“五进”融合。 构建标准化社区诚信体系 以社区诚信指数为突破口,建立信用融通机制,打通“五进”壁垒。 一是推动各类“指数”规范统一。每周开展社区集中培训,结合社区治理实际,细化党员、居民、物业等8类信用主体管理赋分标准,将2.2万信用积分折算为诚信指数,推动与区级信用平台并轨,做好“上云”准备。 二是探索实施“自选动作”。在基础项之外,立足社区摸排服务、需求“两张清单”,新增32项增值赋分项,以及儿童、车主、小巷管家3类诚信主体,不断完善全民信用评价体系。 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月评星、年评优”的基础上,抓住半年契机,加大表彰奖励力度。目前各社区已全部开展“星居民”“星管家”“星组织”3类主体诚信指数评比,选树身边典型40余人,大张旗鼓在纳凉晚会、半年总结大会、微信平台等进行表彰,引导居民积极践行诚信、传播信用。 引导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 深入挖掘社区治理力量,持续提升诚信指数覆盖广度、深度,增强信用治理的影响力、感染力。 首先是扩大党员“双报到”目标人群。通过摸排,将993名居住地党员全部纳入到社区报到范围,目前已认领40余个公益服务项目,为诚信指数跨区域流通奠定基础。 其次是发挥好小巷管家队伍作用,将其划分为“商户管家”、“花园管家”等5类,进一步明确分包区域、职责范围、信用激励,每周将工作方法、典型案例在社区间横向交流学习,管家队伍专业性更强、服务质量更高。 此外,注重发动居民骨干力量。深入推行社区信用党群民主议事制度,在8个社区实现“信用党群议事会”全覆盖,定期组织网格小巷管家、业委会成员、红色物业等进行评议决策,有效提升社区议事效率。 拓展全景化诚信应用模式 围绕“五进”融合推进,不断将诚信指数向各个场景延伸,真正发挥诚信建设惠民利企作用。 一是加速“商居互惠圈”建设。引导56家商户加入“诚信商盟”,印制诚信商券,通过诚信指数兑换,为居民提供“医、食、丽、行”等20种诚信优惠服务。用活社区食堂、社区医院等“信盟”资源,探索实施报到党员——空巢老人“结对子”行动,为22名老人提供上门送餐、助医等服务50余次。 二是加速“校居互助圈”建设。嵩山街道流动人口、外来人口偏多,为解决务工人员子女“看护难”问题,发动辖区6所学校及幼儿园、48名报到教师,在假期、周末开展学业帮扶、素质拓展等公益项目;同时,积极推动社区自组织走向校园,已有宋广等20余名民俗手艺能人被聘为校外辅导老师,先后开展校外实践课程190余次,义务指导学生1100余人。 三是加速“社区自治圈”建设。坚持“一居一品”,打造社区诚信特色品牌,在8个社区分类实施了认养“微景观”、车主诚信指数等“诚信+”治理模式,通过认定诚信指数奖励,妥善解决乱停车、商户门前“三包”等治理难题40余件,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加速成型。 |